慧药通

网站首页 关于瑞循 健康资讯 产品中心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代理商合作

把游戏成瘾列为“病”,会让杨永信们变本加厉吗

发布时间: 2018-06-19

昨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最新一版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其中最受世人关注的一个举措是,把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也称游戏障碍)列入到了精神疾病下成瘾性疾患的章节之中。世卫组织的这一做法其实相当具有争议性,然而在游戏成瘾日益成为世界性重要问题的当下,其意义也相当重大。对于国人,尤其有必要深入进行了解。

世卫做了什么

沉迷于打游戏是一种病吗?或许不少人都思考过这一问题。一些年轻人想戒除游戏,但总是不可自拔,边骂自己边继续沉迷;一些父母因孩子沉迷游戏而忧心忡忡,采取各种手段,甚至把孩子送进戒网瘾学校。不过,这里所说的大多数人都理解为意志力薄弱,甚少人会将游戏成瘾烟瘾毒瘾这种生理、心理上出现特定症状的疾病联系起来。而如今,世卫组织的做法是,把游戏成瘾列入为一种正式的疾病,在《国际疾病分类》这个国际通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卫生管理和临床诊断的标准和工具中,拥有了正式编码(6C51 Gaming disorder)。

这个做法的意义在于,今后医生会把游戏成瘾作为正式的诊断结果来进行对待,进而开处药方、提供治疗方案,研究者也会按这个类目来进行相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促进新疗法的产生。甚至一些医疗保险可能都会把游戏成瘾纳入受理范围。

世卫组织给出的游戏成瘾诊断标准有三条——

1、对玩游戏的控制能力受损(比如开始时间、频率、持续时间、场合等);

2、游戏高于一切,其他兴趣以及日常活动,都须让位于游戏;

3、即使导致了负面影响,游戏行为仍在继续和升级。

另外,要想确诊游戏成瘾,行为模式还必须足够严重,导致在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要领域造成重大的损害,并通常明显持续了至少12个月。

世卫组织还指出,并不是所有热爱玩视频游戏或网游的人都会成瘾。研究表明,在参与数字或视频游戏活动的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受游戏障碍影响。不过,参与游戏的人应该警惕他们花在游戏活动上的时间,特别是当他们因此而无暇顾及其它日常活动时,并警惕游戏行为模式引发的身心健康和社交功能的任何变化。

为什么说这一做法有争议

世卫组织作为卫生健康领域的国际权威组织,认定游戏成瘾是一种正式的疾病,自然有着标志性意义,会成为众多医学实践的行动指南。但在学术上,即便是权威的论断也会存在争议。世卫组织宣称,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中列入游戏障碍的决定是基于对现有证据的审查,反映了世卫组织在为编写《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而进行的技术磋商过程中,不同学科和地域的专家所达成的共识。但自该决定去年底宣布以来,反对把游戏成瘾列入正式疾病的声音就不绝于耳。

比如游戏产业协会ESA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就正式发表了反对声明,希望 WHO 世卫组织能将游戏成瘾中毒列为一种精神疾病的提案撤回。ESA的声明表示,在长达40年以上的时间里,全世界有超过 20 亿以上的人享受着视频游戏所带来的丰富乐趣;而根据截至目前为止所有常识性且客观性的研究来看,都证明主张视频游戏并不会让人中毒成瘾。声明还认为,就算给游戏中毒成瘾者挂上精神疾病的牌子,但他们并不像忧郁症患者或其他社会不安障碍患者那样真的有需要接受治疗,也还不到需要医疗界关心到需要为此制定精神性健康问题规范的程度。”“如果将这些用户看做是病患的话,那么抑郁症等原有的精神疾病会被置于微不足道的位置上。

基于这样的理由,ESA希望世卫组织能撤回提案,让游戏玩家不至于因此而成为受到他人异样眼光看待的族群。

ESA反对意见中还引述了学界的研究。比如今年2月发表的一份来自“36名国际知名精神领域专家的论文就认为,世卫组织的做法存在诸多问题,游戏成瘾到底如何定义,存在太多混乱,即便支持将其列入疾病的专家也这么认为。”“我们确信目前的证据质量是比较弱的。一些研究者认为,ICD-11中对游戏成瘾的定义和划分是不成熟的,理应撤出,认为这能够防止科研、卫生及公共领域的各种资源的巨大浪费,也能保证孩童周遭的数字环境,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

一些研究者更为推崇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的谨慎态度。在2013APA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第五版(DSM-5)中,引入了互联网游戏障碍(Internet gaming disorder概念,列了9条诊断标准,但并没有列为正式的疾病,而是归类为待研究临床状态(Conditionfor Further StudyAPA对此的解释为,在亚洲一些针对年轻男性的研究中发现,当受试者全神贯注于互联网游戏时,他们大脑的特定通路激活,形式、程度与毒品成瘾者大脑受到的影响相似。因此游戏可能引起神经反应,影响欣快、奖赏系统,极端情况下发展为成瘾行为。但是由于缺乏详尽可行的诊断标准、治疗标准,且目前根本没有足够稳定的量表去判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网瘾或测量其严重程度。

20174月,APA回顾这一问题时提出在普通人群中可能只有 0.3-1.0% 的个体符合该标准超过65%的互联网游戏者不满足任何一条标准;重申了互联网游戏障碍仅仅是目前观察到的可能与正常情况不同的现象,仍然不是官方的、确定的精神障碍或疾病,仍然亟待更多的研究、数据。

中国游戏界人士担心世卫的举措会进一步让本不受待见的游戏在中国进一步被妖魔化

而在很多中国游戏界人士看来,世卫组织的做法有可能会引发特别的担忧。

1995年,葛尔·柏格医生在参阅《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4)时参考了病态赌博的定义,定义了网瘾。这个举动被其本人定义为玩笑,然而这一无心插柳之举却成了一部分主流机构的圣经,网瘾的定义被媒体广泛报导,整个社会的集中偏见也在此时生根发芽,后续对全球造成了深远影响。在中国,2010年前后,网瘾在国内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思潮,被当做一种病了。比如流传一时的纪录片《战网魔》,就恶意放大网络和游戏对人的负面影响,并对拘禁、电疗青少年等虐待行为主张赞颂和包庇。(游戏时光VGtime《游戏污名化之下,成瘾定论将何去何从?)

万幸的是,杨永信们的电击疗法,以及豫章书院这样的戒网瘾学校,由于被揭发做法残酷、暴虐,违背现代医学,以及敛财工具的实质,其名声在主流发声人群中遭到了否定(尽管很多父母辈还相当认可)。网瘾这个词如今听到得越来越少,也不像最初那么负面,而且很多时候被视为一种伪科学的概念。中国的游戏行业也因此能够喘一口气,部分消除了偏见。

业界人士担心的就是,世卫组织把游戏成瘾列为,会让戒瘾学校、电击疗法等做法再度兴盛。虽然世卫组织对游戏成瘾的定义本身相对苛刻,还特意说明了只有一小部分人受影响,但这么一点素材足够让舆论再次把游戏给妖魔化了。

有论者还认为,世卫组织把游戏成瘾列入疾病,其本心是希望成瘾者能够得到更加正规的治疗,但有可能会造成反效果。许多身心疾病的患者虽然无辜,却在世俗的眼光下担负着很多莫须有的污名(比如,患有进食障碍往往被认为是缺乏意志力的表现,患有抑郁症的人往往被认为是为人不够开朗)。因此,很多患者及其家人会对诊断感到羞耻,害怕被他人歧视。联系到整个社会对游戏曾有的污名化,世界卫生组织的此番确诊真的无法让人不产生担忧。(网易爱玩《当游戏成瘾被WHO列入精神障碍,对玩家意味着什么?》)

不管“游戏成瘾”到底是不是一种病,现实是“存在游戏成瘾者,这些人正遭遇着痛苦”,社会需要帮助他们

尽管存在诸多反对意见,世卫组织还是坚持把游戏成瘾列入ICD-11了。这并不会缺少学术方面的依据,事实上也有很多精神领域的学者支持把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不久前,

Frontiers in Psychiatry杂志连续在线刊登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究了网游成瘾者脑影像学的特征性改变——其一,韩国忠南国立大学的学者采用了结构磁共振结合功能磁共振的研究方法,发现满足DSM-5“互联网游戏障碍(Internet gaming disorder诊断标准者的双侧额叶中部灰质体积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减小,左侧尾状核灰质体积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大,且成瘾症状严重性和左侧尾状核灰质体积呈正相关(即异常灰质体积越大、成瘾症状越严重)。其二,中国学者采用基于皮层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对青少年男性网游成瘾者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双侧岛叶、右侧颞下回皮层厚度增加,且成瘾症状严重性与左侧岛叶皮层厚度呈正相关;同时双侧颞上沟、右下顶叶皮质、右侧楔前叶、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中回等多个脑区皮层厚度减小。(医脉通精神科《网络游戏成瘾者脑结构和功能存在特征性异常》)

以上这些最新研究是否有助于判定游戏成瘾到底是不是疾病,只能等待进一步的权威解读。但世卫组织的做法还有别的用意——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马克·格里菲斯(Mark Griffiths)教授是世卫组织设立的工作小组的一员,他研究这个分类问题时采取了更坚定的立场:问题的底线是有的游戏确实存在问题。无论你称之为游戏障碍还是游戏成瘾,确实有一小部分人已经让游戏完全占据了他们的生命我并没有故意想去夸大这个问题。据我们所知,当我们归类一种疾病时,并不需要等到疾病的病例达到某一数值。

换言之,在世卫组织看来,对游戏成瘾的定义和研究可能还并不充分,对成瘾者和非成瘾者还不能很好的进行区分,但存在游戏成瘾者,这些人正遭遇着痛苦这个事实是毫无疑问存在的。把游戏成瘾列为疾病,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更好的治疗他们。

对于国人来说,这点其实也比争论游戏成瘾到底是不是一种病来得更为重要——如何更规范地帮助沉迷于游戏的人摆脱困境,这才是第一位的。我们希望把游戏成瘾列为疾病后,真正的患者会得到更有针对性、更妥善的安置与治疗,任何不正当的所谓治疗手段如中国独有的电击疗法等必须被坚决反对。正如论者所说,这是科学的进步,而非网戒所们的胜利,更非无端施暴的理由。我们也希望,世卫的举措人们对游戏成瘾的认识更加科学化,不要像以前认识抑郁症那样,认为靠灌心灵鸡汤就能解决问题。

游戏成瘾,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能等闲而视之,端正对待,才是人们应有的态度。

作者:丁阳 

上一篇:【医药资讯】医疗工作室首次设进商务楼宇 为白领提供服务

下一篇:【医药资讯】将心比心才能医患和谐

关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著作权登记

上海瑞循医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43896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5992号
慧药通微信关注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公司简介 客服QQ:749176416 埃帕无线
最新资讯 客服QQ:264672391
产品中心 客服电话:021-54191803 客服电话:1316253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