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药通

网站首页 关于瑞循 健康资讯 产品中心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代理商合作

为控耗材停手术,医院别念歪了“控费经”

发布时间: 2018-01-02

2017年底,一场停用医用手术耗材的风波袭来,尽管相关部门纷纷辟谣,否认有相关的行政指令,但一些医院选择病人、停止了与一些耗材相关的手术却真实发生了。如新京报报道中,山东的一位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医院拒绝了她腹腔镜手术的要求,选择了传统的开腹手术,为此,术后增加了很多不适。

腹腔镜手术是不是一定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舒适?这是一个学术问题,在此不做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费用和材料方面的限制,只要不存在相关禁忌,医院方面没有理由拒绝患者腹腔镜手术的要求。

这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管理部门否定的规定,下面的医院却高调奉行,甚至不惜与患者的要求对立呢?

这里主要有一个管理要求和管理手段不合拍的问题。国务院早在2015年就提出,到2017年,公立医院耗占比(耗材在医疗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要控制在20%以下。而国家卫计委也明确,2017年的医疗费用平均增速控制在10%以下。这就是说,在医政管理上,对于医用耗材和整体医疗费用有非常硬性的规定,可是在实际执行中,却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方法来实现相关目标,于是个别部门只好在年底考核前硬性摊派指标,医院对于这样的强行摊派,自然有苦难言,消极执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停止影响指标的医疗业务,面对患者的质疑,便推脱为上面规定。

有人据此批评上面的规定不合理,并将原因归结为医保的入不敷出。其实,这不是问题的本质,因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不只是医保部门的责任,也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医院的效益整体与医疗消费正相关,医疗机构存在拉高医疗消费的利益驱动。一些不合理的医疗手段被滥用,不但浪费医疗资源,还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国家之所以对耗占比重点关注,也是因为我国存在较为明显的滥用耗材的倾向,我国心脏支架平均用量明显高于国际水平,其背后也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

所以,就医政管理而言,我国的医疗费用和耗材使用,确实存在压缩空间。如果能从质量管理中找准方位,规范有关行为,不但能降低相关数据,还将使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只是这种良好的愿望,更需要精细的方案作保证,比如医院严格执行诊疗方案,真正按照专业指南而不是利润指标来引导医疗行为。如此,耗占比和医疗费用下降就能成为医疗质量改进的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而不是约束医疗行为的枷锁。

作者:郑山海

上一篇:【饮食宜忌】这玩意致癌率非常高, 但大多数儿童都很爱吃, 家长一定要重视

下一篇:【饮食宜忌】爱吃生菜叶片?专家告诉你生菜脆薄为佳

关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著作权登记

上海瑞循医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43896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5992号
慧药通微信关注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公司简介 客服QQ:749176416 埃帕无线
最新资讯 客服QQ:264672391
产品中心 客服电话:021-54191803 客服电话:13162533752